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为加快落实《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发展规划( 2021-2035年)》,加速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明确2022-2024年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4年,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一核、一带、多极”创新空间布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加,企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平台布局持续完善,产业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凸显,探索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初步建成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特色产业增长极和转型发展示范区。
表1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三年行动目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1年 数据 | 2022年 目标 | 2023年 目标 | 2024年 目标 |
1 |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 1.4 | 1.6 | 1.75 | 1.9 |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 16.3 | 16.5 | 17.5 | 18.5 |
3 | 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个) | 33 | 40 | 50 | 60 |
4 |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 347 | 400 | 450 | 500 |
5 | 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 | 34.7 | 37 | 41 | 45 |
6 |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 407 | 600 | 650 | 700 |
7 | 技术合同登记(项) | 1038 | 1100 | 1200 | 1300 |
8 | 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 67.5 | 80 | 90 | 100 |
9 | 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 | 3.86 | 4.0 | 4.2 | 4.5 |
10 | 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 41.7 | 50 | 55 | 60 |
二、重点任务
(一)突出创新引领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推动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快速发展。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中医农业、文化创意三大产业方向,促进园区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扩大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完善特色产业加工体系,打造成为全国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中医农业示范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力争到2024年,园区综合产值超过25亿元,入驻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超过40家,拥有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牵头单位:咸安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推动咸宁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切实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咸宁市发展核心战略,大力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来催生新的主导力量、新的发展路径和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从“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个层面进行重新布局,以系统化、全链条的思维去谋划创新,构建具有咸宁特色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推动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创造有利条件。(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全力创建省级高新区。重点支持嘉鱼县、崇阳县依托嘉鱼经济开发区、崇阳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加速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汇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园区发展深度融合,争取嘉鱼县、崇阳县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以创促建”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作用,促进嘉鱼县、崇阳县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整体发展路径、模式实现突破。(牵头单位:嘉鱼县人民政府、崇阳县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推动咸安区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依托咸安区现有科技创新、产业和生态基础,以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为契机,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施可持续发展系列措施,积极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促进咸安区资源保护利用、创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形成先进示范效应。(牵头单位:咸安区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加快推进横沟科学城建设。高标准打造横沟科学城,规划总面积约11.16平方公里,全面强化产业功能,主要建设科技产业分类发展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型企业总部中心、试验聚集中心,以及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行政办公等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配套职能,定位为咸宁主城副中心和新增长极、科技产业新城、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新型城镇化引领示范地。以宜人、生态、创新、服务为理念,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为基础,以创新服务为特色,建成融合研发、服务、生产、居住、游憩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城市地区、适宜生产和创业的科技产业园区、体现生态和宜居特色的复合新城。规划建设科教新城服务区,配套完善公益性服务设施,通过总部经济及科技服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服务推广,建设新型一体化产业新城。(牵头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市高投集团;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
高标准打造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实施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现代农业、光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及增量配网、文旅及华润产业园等项目,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优良、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示范区。(牵头单位:赤壁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文旅局)
表2 区域创新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责任主体 | 建设时间 | 进度安排 |
1 | 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2022-2024 | 按照《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推进园区建设。 |
2 | 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 | 市科技局 | 2022-2024 | 2022年做好前期研究工作; 2023年启动创建有关工作; 2024年按照规划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力争2025年前创建成功。 |
3 | 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制定规划并完成申报,2023-2024年按照规划完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
4 | 横沟科学城建设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 | 2022年开展对外招商,2023-2024年逐步完善横沟科学城建设。 |
5 | 创建省级高新区 | 嘉鱼县人民政府 崇阳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6月之前完成高新区整体规划编制,12月前完成省级高新区申报工作。2023-2024年,根据规划完善省级高新区建设。 |
6 | 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华润赤壁日曜35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开工,10月并网发电;2024年初步建成示范区。 |
(二)增强创新供给能力,加大平台建设力度
重点打造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为对接武汉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区,服务咸宁功能区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打造离岸科创园,离岸科创园集研发试验、双招双引、资本对接、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五大功能于一体,对接武汉科研创新成果、人才、项目等资源,旨在把咸宁功能区打造为光谷科创大走廊产业链延伸、要素配套以及项目外溢的承载地,力争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离岸科创平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高投集团;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打造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咸宁市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聚焦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湖北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赤壁产业技术研究院、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智慧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10家左右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应用开发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创新为重点,着力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优势与咸宁优势产业相结合,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赋予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承担科技计划项目、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等方面,享有与高校院所及企业同等扶持政策,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产业技术研究院动态管理与淘汰机制,将其打造成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样板,为加快咸宁功能区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表3 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计划
序号 | 名称 | 建设主体 | 建设时间 | 进展 |
1 | 智能转向产业技术研究院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年 | 在建 |
2 | 咸宁市光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年 | 在建 |
3 | 咸宁市食品饮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年 | 在建 |
4 | 咸宁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年 | 在建 |
5 | 咸安区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2022-2024年 | 在建 |
6 | 嘉鱼县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年 | 在建 |
7 | 赤壁市青砖茶产业技术研究院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2022-2024年 | 在建 |
8 | 通城县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年 | 在建 |
9 | 崇阳县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 崇阳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年 | 在建 |
10 | 通山县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 | 通山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年 | 在建 |
高起点建设咸宁科技创新中心。以咸宁高新区为核心,统筹武咸快速路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轴、蕲嘉高速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轴,规划建设咸宁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汇集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提供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育、产业示范等服务功能,提升区域整体势能,重点形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研发试验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企业孵化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五大功能版块,建成全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综合体,打造成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创业引领区。(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市高投集团、市科技局)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聚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以行业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要依托,加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进一步集聚人才、技术、成果等科技创新要素,增加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力度,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切实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依托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和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能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建设一批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聚焦咸宁特色优势且与光谷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为光谷高端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配套。重点建设完善湖北省智能机电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生物合成技术湖北省中试基地,谋划建设光电子信息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食品饮料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打造赤壁中试谷。深度融合科研、教育、生产等要素,统筹兼顾功能、空间、生态,构建智能测试、中试基地、产业学院、智慧服务、乡村振兴五大功能板块。以智能无人测试基地为核心,承担片区核心测试功能及科创产业园企业的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开发研究功能,辅以科研教学基地,培养对口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配套设施。(牵头单位:赤壁市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大力建设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组织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在咸宁功能区建设高水平创新综合服务体,为企业提供试验研究、产品研制、工艺验证、小试生产、技术咨询等服务。实施专业孵化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参与组建“大走廊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推动武汉优质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咸宁功能区孵化载体共建机制建设。加大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培育力度,组织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重点支持光谷南国家级孵化器和启迪之星(咸宁)国家级众创空间创建,推进香城文创空间和赤壁电商孵化众创空间等国家级众创空间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对咸宁功能区创新创业的带动作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切实发挥湖北科技学院辐射化学与功能材料、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两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对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室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承担国家和科创大走廊重大科研任务,落实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成果在咸宁功能区落地转化投入力度,增强对咸宁功能区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积极培育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场景促进中心。做好场景清单编制与发布、政策制定、项目跟踪协调等工作,探索建立场景创新的审慎监管和容错纠错机制,每年编制1份场景清单。推动打造新兴产业应用场景示范区。开展5G+、AI+、无人驾驶、数字工厂、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创新和试验示范,支持领军企业、平台型企业牵头组织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项目。(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文旅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开展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支持企业在大走廊范围内购买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资源开放等各类科技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咸安区人民政府)
表4 创新创业平台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责任主体 | 建设时间 | 进度安排 |
1 | 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 | 市科技局 市高投集团 | 2022-2024 | 2022年3-12月,完成园区的选址和购买合同签订,组织运营团队,制定建设方案。2022年12月-2023年3月 按照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的功能布局,进驻现场,开展施工,组织施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筹备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开园仪式。2023年4月,举办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开园仪式,科创园正式运营。2024年提档升级。 |
2 | 咸宁科技创新中心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 | 2022年,出台《咸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完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确定运营主体和运营模式。2023年开始正式运营。2024年充分发挥作用。 |
3 |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赤壁中试谷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2021-2026 | 2022年建设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同步启动中试工程重点项目研究中心工程建设。2023年计划启动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二期工程建设。2024年计划同步启动中试工程放大中心一期工程。 |
4 | 香城文创国家级众创空间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2023年,打造香城电商直播基地,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2024年,完成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平台。 |
6 | 生物合成技术湖北省中试基地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2022-2024 | 中试基地的组建将扩大赤壁生物技术企业集群规模,未来预计将达到 50-100亿元产业规模。同时可推动本区域乃至湖北省生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将有效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项以上。 |
7 | 精细化工本质安全中试研发基地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4月-6月,完成实验室CMA及CNAS的申请。2022年7月-12月,筹划“湖北省精细化工本质安全中试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 |
8 | 南嘉科创综合孵化园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2023-2026 | 2022年10月前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专项债审批工作。 |
9 | 嘉鱼经济开发区创业孵化园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完成提档升级,2023-2024年逐步提升创业孵化能力 |
10 | 通山县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成果转化服务站 | 通山县人民政府 | 2022-2023 | 2023年完成建设。 |
(三)营造鼓励创新环境,重视创新人才集聚
加强高端人才引进与共用。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全球引进一批紧缺高层次领军人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工程技术人才。持续向一线城市和重点院校开设“引才专列”,深入对接优质人才资源。持续实施“南鄂英才”计划,深入推进“科技专员”“科技副总”“院士专家企业行”“博士服务团”“企业人才支持计划”“大学生引才计划”等人才项目,集聚一批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动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在咸宁集聚。(牵头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科协、团市委、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青年人才承担重点项目,推动大走廊内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择优滚动支持”重点领域青年人才。建立青年人才阶梯支持机制,在市重点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中设立青年人才专项,争取更多青年人才入选国家和省级人才计划,建优用活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安居房、生活补贴等服务保障措施。(牵头单位:团市委;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农科院、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咸宁大学科技园。在咸宁高新区内建设咸宁大学科技园,推动本地高校创新资源汇聚,吸引武汉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将高校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提升咸宁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高投集团、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湖北咸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布局建设集聚国际国内50家以上公共就业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社会提供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的核心区,以湖北香城智能机电研究院为基础、建造多学科专家学者研究院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高级人才评测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功能拓展区,以及为长远发展预留的辐射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市高投集团;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咸宁高新区管委会、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武汉南大学城。借助武汉高等院校调整升级的契机,彰显咸宁生态优势,力推咸宁作为全省科教飞地规划建设,按照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理念,高标准建设大学城。武汉南大学城规划布局于咸宁官埠城乡融合示范区和梓山湖及贺胜区域,通过大学城的建设,布局相关产业,将科研、教育、生产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咸宁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嘉鱼“四位一体”综合人才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综合人才产业基地集“大学生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生活基地”、“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四大功能为一体,围绕培育和汇聚人才的核心目标打造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载体。(牵头单位:嘉鱼县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围绕咸宁功能区创新创业发展需求,高水平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中国创新挑战赛、科普讲解大赛、“南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会模式促进人才、技术、项目、产业等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与融合,打造咸宁功能区赛会品牌和发展路径,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科协、团市委、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表5 人才集聚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责任主体 | 建设时间 | 进度安排 |
1 | 咸宁大学科技园 | 市科技局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4 | 2022年促成园区与湖北科技学院等相关主体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实质性建设。2023-2024年逐步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
2 | 咸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 市人社局 | 2022-2024 | 2022年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各项功能实现正常运转。 |
3 | 武汉南大学城 | 市教育局 | 2022-2024 | 2022年推动重点相关高校入驻大学城。2023-2024年陆续推动大学城建设完善。 |
4 | “四位一体”综合人才产业基地项目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招商引进人力资源机构落户。2023年完成建筑主体建设。2024年完成装修及合作企业入驻。 |
(四)突出科技赋能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聚焦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每年发布“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榜单,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技术。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创新型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攻关。(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局)
表6 技术攻关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名称 | 责任主体 | 承担单位 | 建设进展 |
1 | 桂花核心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科研项目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省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香城特色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2 | 速溶青砖茶粉科研项目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省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香城特色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3 | 茶药套种与茶园病虫草害优化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 湖北省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香城特色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4 | 12—20kW XZFD行/驻车自发电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湖北同发机电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5 | 面向中小企业的数据驱动智慧工厂成套解决方案研发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湖北香城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 | 2022年开工 |
6 | 纳米微晶玻璃关键技术研发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咸宁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7 | 金银花口服液成分分析及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的研究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真奥金银花药业有限公司 | 2022年-2023年5月进行研究试验 2023年6月 完成课题 |
8 | 橡胶模压性能研究与应用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湖北华宁防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2.5-2024.12 |
9 | 水刺棉新材料在复合型湿巾清洁用品中的研发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稳健医疗(嘉鱼) | 2022年开工 |
10 | 亲水硅胶吸水垫敷料的研发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稳健医疗(嘉鱼) | 2022年开工 |
11 | 汇圆科技-竹纤维材料研究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12 | 霍尔-臭氧分解装置研发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13 | 抗乳腺癌新药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珈海智药科技有限公司 | 在建 |
14 | 生合元抗抑郁药前药研究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赤壁生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在建 |
15 | 燃料电池膜电极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湖北云腾氢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2年~2023年建设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生产线和实验室;2023年~2025年规划建设燃料电池电堆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
16 | 科道兴噬菌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赤壁科道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在建 |
17 | 基于机器视觉的指纹模组智能检测与分拣系统研发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三赢兴光电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年1月-09月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 2022年10月-2023年05月进入基于机器视觉的指纹模组自动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发的实质阶段。2023年06月-2023年12月进入试验验证及调整阶段,达到项目预定效果并完成推广应用。 |
18 | 高纯金属钒生产新工艺 |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钒产业技术研究院 | 在建 |
19 | 含钒固废的综合利用技术 |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钒业集团 | 在建 |
20 | 高品质石英砂深加工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 | 通山县人民政府 | 湖北通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1.01-2022.12.31制订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要求,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攻关技术难点。 2023.01.01-2023.12.31完成生产线技术改造,组织生产。2024.01.01-2024.06.30组织专家验收。 |
21 | 梅花鹿的深度研究与开发利用 | 通山县人民政府 | 湖北省尊禧鹿业有限公司 | 在建 |
推动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高标准推动“三个一百”建设,每年支持100项重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加大科惠网、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咸宁分市场建设力度,加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在大走廊内流动、共享和应用。在光芯屏端网、大健康、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建设,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大走廊内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积极承办“联百校、转千果”“鄂来拍”“鄂来揭”“鄂来投”等省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活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农科院、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服务。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加强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支持企业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加强涉外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维权援助。积极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共同打造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知识产权证券化,大力支持国内外知名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来咸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参与建设大走廊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重点加强大健康、智能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咸宁高新区以新材料产业、咸安区以生物医药产业、赤壁市以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通城县以高端线材产业、崇阳县以纺织卫材产业为支撑产业,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大高端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促进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聚集,建设一批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平台等研发机构,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支持打造一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咸安区、赤壁市、通城县、崇阳县人民政府)
推动大健康产业做优做强。深刻把握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内涵要求和重大机遇,精准对接大健康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立足咸宁特色和优势,坚定不移加快发展以护理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咸宁落户。积极对接光谷生物城、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公共平台,鼓励并支持成熟科研成果来园区转移转化,积极发展地方特色的功能饮料、新型保健食品、高端休闲食品等健康食品饮料产业;新生物医药产品、新型制剂、维生素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生物医药产业;医用抗疫产品、可降解高科技生物敷料、新型医用卫生材料、数字化医疗器械等医疗器械产业,力争到2024年实现1000亿元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提质增效。依托南玻光电、维达力(赤壁)、瀛通电子、三赢兴、奕宏精密等重点企业,全面对接“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资源,立足光电器件、智能终端等领域产业外溢和制造配套需求,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领域,强化利用“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领域创新资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强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项目招引,力争到2024年实现200亿元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咸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智能装备行业协会,推进“激光+智能制造”,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智能机电、模具制造、专用汽车、3D打印等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的生产制造,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数控专用机床等,配套发展新型工业传感器、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探索“激光+机器人+自动化控制”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在“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和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咸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国家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力争到2024年实现100亿元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促进新材料产业提档升级。以传统材料绿色化为核心,提质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依托南玻玻璃、南玻节能玻璃、南玻光电玻璃、立邦新材料、海威复合材料、华宁防腐等园区重点支柱企业,大力发展先进复合材料与智能材料,加强生物降解材料、绿色环保材料、无机防腐涂料等战略新材料,对高性能结构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进行前瞻布局,同时培育现代中医药、医疗卫生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生物科技、新能源、新型电子材料及类似制品等产业,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材料规模化制备装备,打造华中地区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24年实现200亿元产业规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高标准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在咸宁高新区高标准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主要发展自动化、信息化、互联网和智能化产业,产业链涵盖智能装备(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等),工业互联网及构成智能化系统的电子元器件、光学配件、精密基础件、光电材料、智能材料等智能制造领域。紧抓光谷科创大走廊省级发展契机,承接武汉科教等产业资源,高标准打造武咸共建发展区,采取“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学科链、产业链、服务链”三链融合发展策略,建设以生态本底为支撑、产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区。以新医药、生物制剂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咸安区凤凰工业园高标准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推动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优质原料基地、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医疗康复服务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力争打造百亿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高投集团、咸安区人民政府)
表7 科技产业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名称 | 责任主体 | 承担单位 | 建设计划 |
1 | 咸宁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区建设项目 | 市卫健委 | 市中心医院 | 在建 |
2 | 咸宁市中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 | 市卫健委 | 市中医院 | 在建 |
3 | 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 | 市卫健委 | 市疾病控制中心 | 在建 |
4 | 咸宁市妇幼保健院新区建设 | 市卫健委 | 市妇幼保健所 | 2022年开工 |
5 | 峻基汽车智慧零配件项目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湖北峻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6 | 禹能新材料项目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湖北禹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7 | 和信光通信器件和磁性器件生产基地项目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湖北和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8 | 盘古IMS智能制造生产项目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湖北数垒工业互联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9 | 富视安智能跟拍机器人项目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北京铭软云视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10 | 新鲜螺旋藻功能性食品示范基地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咸宁市康健医药产业研究院 | 2022年开工 |
11 | 盐酸丁卡因凝胶用于粘膜表面的外用麻醉的无菌制剂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奥金银花药业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12 | 华能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 计划2022年3月开工建设。 |
13 | 局麻药丁卡因凝胶无菌制剂的研究与生产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真奥金银花药业有限公司 | ①完成丁卡因原料工艺认证(2021.9-2022.5) ②完成丁卡因制剂工艺与质量的研究(2022.3-2022.9) ③完成两车间的设计(2022.6-2022.10 ④完成设备选型(2022.7-2022.10) ⑤完成车间建设(2022.11-2023.7) ⑥完成车间GMP认证(2023.8-2023.11) ⑦正式生产(2024.1) |
14 | 稳健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嘉鱼县经济开发区 | 在建 |
15 | 首义健康环保科技产业园项目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嘉鱼县经济开发区 | 在建 |
16 | 高品质麻纤维的绿色制备技术及产品开发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1月至6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设计麻纤维绿色制备技术方案;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开展绿色制备技术小样试验;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协助开展麻纤维绿色制备技术批量生产试验;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设计开发麻纱线新品种并协助麻纱线批量生产试验,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
17 | 麻纺全流程自动化流程与数字化系统工厂建设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改造生产车间3#车间;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智能仓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货架系统、输送机系统;2023年1月2023年至12月:信息管理与控制系统;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货架系列化、输送机系列化、信息管理与控制技术标准化;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配套公用辅助工程。 |
18 | 人福药辅药用辅料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湖北人福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2年12月前智能制造车间投入运营,实现企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打造智能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2023年12月31日前,成功实现纤维素和淀粉系列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应用于植物空心胶囊、可食性膜等创新产品,同时作为高端药用辅料应用于高端仿制药、创新制剂领域,实现同类药用辅料的进口替代。 |
19 | 高端石墨提纯生产线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北京绿清科技有限公司 | 在建 |
20 | 燃料电池膜电极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湖北云腾氢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在建 |
21 | 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项目 | 赤壁市人民政府 | 青岛藻蓝生物有限公司 | 2022年开工 |
22 |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范围认证与备案生产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2年,主要完成中药饮片车间符合性认证工作,同时立项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备案研究。 2023年,完成设备改造,完成多个品种的标准备案,组织生产。 2024年,持续进行标准备案。 |
23 | 汽车制动系统、转向器全自动生产线项目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纳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2022.01.01-2022.12.31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与合作方开展全自动生产线技术攻关,设定目标指数。2023.01.01-2023.12.31签订技术合同,设备安装、技术设备调试,生产线验收。 |
24 | 强芯半导体封装项目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4月-2022年10月征地建厂房;2022年10月开始前期投产;2023-2024年投资6亿元。 |
25 | 5G通讯 连接线项目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瀛通 电子有限 公司 | 2022年:第一期投资1450万元(其中厂房投资450万元,设备投资1000万元。);2023年:第二期投资1600万元(其中厂房投资100万元,设备投资1500万元。);2024年:第三期投资2050万元(其中厂房投资50万元,设备投资2000万元。) |
26 |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钒业集团 | 项目规划阶段 |
27 | 中药材三产融合产业园项目 | 崇阳县人民政府 | 武汉云圣百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建设年限2021-2024,计划总投资60000万元。利用崇阳县铜钟乡中医道地药材的优势以及同济中药材研究院的技术支撑,发展集中药材育苗、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同时结合沉浸式体验游,打造黄精药材特色小镇。 |
28 | 年产1000台2BFQ-6型油麦精量联合直播机生产线 | 通山县人民政府 | 星光玉龙机械(湖北)有限公司 | 2022.01.01-2022.12.31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生产线生产流程,攻关技术难点。2023.01.01-2023.12.31完成生产线技术改造,组织生产。 2024.01.01-2024.12.31组织专家验收。 |
29 | 安圣科技年产2万吨特种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 通山县人民政府 | 湖北安圣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6.20-2023.06.30完成车间建设、第二车间设备投资。2023.07.01-2024.05.20第一车间、第三车间设备投资、生产产品。 |
(五)实施科技企业培育,打造创新企业集群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配合光谷科创大走廊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万”行动实施,共建大走廊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滚动培育500家后备企业。高标准推动“三个一百”建设,培育10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大走廊内高新技术企业跨区域合作和有序流动。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源头培育,将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在科技项目申报、创新创业大赛、优惠政策扶持等方面重点倾斜。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创新、智能化改造、质量品牌提升等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助力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实施科创“新物种”培育计划。配合制定科创“新物种”企业培育方案和扶持政策,形成有机衔接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物种”企业股权投资。加大“独角兽”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完善“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遴选、孵化、加速培育机制,在人才引进、个税奖补、融资奖励、空间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积极参与筹划大走廊“新物种”企业大会,加强优秀科创“新物种”企业宣传。(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持续贯彻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文件精神,引导企业推行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开发,绿色工厂创建,打造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引导工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指导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支持咸宁高新区创建国家绿色园区;力争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实现新的突破。(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持续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深入推进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制定技术路线图,绘制行业创新地图,向创新型领军企业转变。鼓励领军企业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打造产业创新联盟,构建大企业创新生态圈,向产业链企业“溢出”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大科技领军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筹备上市。组织科技领军企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应用绿色技术及装备,开展减排、固碳、能源替代示范。支持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产业链供应链要素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云上平台”,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表8 绿色制造体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责任主体 | 建设主体 | 建设时间 |
1 | 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 | 咸宁高新区管委 | 咸宁高新区管委会 | 2022-2023年 |
2 | 国家绿色工厂 | 咸宁高新区管委 | 黄鹤楼酒业(咸宁)有限公司 | 2022年 |
3 | 国家绿色工厂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2023-2024年 |
4 | 国家绿色工厂 | 咸安区人民政府 | 湖北华宁防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3-2024年 |
5 | 国家绿色工厂 | 嘉鱼县人民政府 | 武汉汉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2年 |
6 | 国家绿色工厂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平安电工科技股份有公司 | 2022年 |
7 | 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 | 2022年 |
8 | 国家绿色工厂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2024年 |
9 | 国家绿色产品 | 通城县人民政府 | 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 | 2023-2024年 |
10 | 国家绿色工厂 | 崇阳县人民政府 | 崇阳县昌华实业有限公司 | 2023年 |
(六)推进数据资源开放,提升区域开放水平
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参与光谷科创大走廊创新大脑建设,搭建大数据能力中台以及数据底座、数据治理等共性平台,开展面向政务服务、产业经济、社会治理等典型领域的数字化应用示范。积极推动咸宁与武鄂黄黄四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横联,推进科技创新、信用服务等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公开征集政务服务数据“壁垒”问题清单,加强数据应用质量动态监测评估。积极参与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推动对本地区以及相关行业、领域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积极参与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走廊数据交易平台,规范数据流通交易行为。积极参与大走廊一体化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政务改革,推动武鄂黄黄咸五市业务流程互通、标准互信互认、数据汇集共享,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为枢纽,参与建立武鄂黄黄咸五市协同的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机制。(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提升区域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建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与“襄十随神”“宜荆荆恩”科创走廊的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定期组织赴G60科创走廊、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的考察与交流活动,开展产业合作、技术攻关、人才交流。加强科技合作,大力引进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国际科技组织、跨国企业、创业孵化机构等建设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等。(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完善内外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咸宁功能区骨干路网建设。推动武咸快速通道(天子山大桥)贯通、省道102武汉段改扩建,加快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高速公路、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湖北段(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和武汉都市区环线高速(簰州湾长江大桥)的建设,争取咸宁城区南外环高速公路顺利开工,力争G107武汉至咸宁段改造工程(G107咸安绕城段、赤壁绕城段)顺利完工。加快推进武汉—咸宁—南昌高铁、长江综合门户港及公铁水联运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咸宁城际—岳阳城际铁路、蒲圻铁路货场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武汉至咸宁城铁公交化,强化至武汉的“多快多轨”复合交通走廊建设,构建“1小时通勤圈”,促进“公铁水”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快咸宁功能区区域路网建设。完善主路网,通过建设纵一路、纵二路、横三路(工业大道),构建两纵四横的主路网体系。同时结合生命健康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等科创产业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咸宁功能区内区域道路交通。推动江汉平原与幕阜山区贯通铁路(咸宁横沟至嘉鱼潘家湾通港铁路)、赤壁官塘驿至金盛兰专用货运铁路、环斧头湖旅游公路、环幕阜山旅游公路、环西凉湖旅游公路建设。(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咸宁高新区管委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人民政府)
表9 基础设施类项目计划(部分)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责任主体 | 建设时间 | 进度安排 |
1 | 簰洲湾大桥及其连接线项目 | 嘉鱼县政府 | 2022-2026 | 2022年:完成项目开工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进行项目驻地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启动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2023年:进行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2024年:进行桥梁下部和上部结构施工。 |
2 | 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高速 | 市交通局、赤壁市政府 | 2022-2025 | 2022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 |
3 | 通山至武宁高速公路湖北段(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 | 市交通局、通山县政府 | 2022-2025 | 2022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 |
4 | G107武汉至咸宁段改造工程(G107咸安绕城段) | 市交通局、咸安区政府 | 2022-2024 | 正在建设,预计2024年完工 |
5 | G107武汉至咸宁段改造工程(G107赤壁绕城段) | 市交通局、赤壁市政府 | 2022-2023 | 正在建设,预计2023年完工 |
6 | 环斧头湖旅游公路项目 | 嘉鱼县政府、咸安区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2023-2024年:开工建设。 |
7 | 环西凉湖旅游公路项目 | 赤壁市政府、嘉鱼县政府 | 2022-2024 | 2022年纳入规划 |
8 | 环幕阜山旅游公路 | 通城县政府、崇阳县政府、通山县政府 | 2022-2024 | 2022-2024年完成改扩建。 |
9 | 武汉至咸宁至南昌高速铁路项目 | 市发改委 | 2022-2025 | 可行性研究 |
10 | 武汉至咸宁市域(郊)铁路项目 | 市发改委 | 2022-2025 | 规划研究 |
三、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咸宁香城产业基金联合武汉东湖高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咸宁高新重资产公司等,共同设立咸宁(武汉)离岸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简称“创投基金”),基金总规模为2亿元,首期规模为1亿元,为咸宁功能区重大科创载体中的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等初创期、中后期企业提供股权投资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个性化金融产品组合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后续发展资金支持。依托咸宁高投集团管理的担保、租赁、贸易、过桥、小微企业专项债等金融产品,为重大科创载体内企业发展各环节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助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二)组织保障。依托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加强对咸宁功能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咸宁功能区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评价,形成有效考核管理机制。积极对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其他区域,建立跨区域的信息通报联络机制,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协同。
(三)制度保障。出台专项政策,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从加强未来产业培育、加大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金融等方面提出具体支持措施。整合现有政策资源,落实创新创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协调衔接,形成有利于推进创新发展的政策合力和叠加效应,为咸宁功能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用地保障。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优先保障功能区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需求,对实际投资额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先安排;优先将“三旧”改造项目涉及的立项、规划、用地、建设等审批手续纳入绿色通道。允许在咸宁高新区探索工业用地中增加产业研发用地类型,在不突破配建比例的前提下探索园区土地混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