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关于贯彻落实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一季度进展情况报告
索引号 : 011336941/2025-20135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科技 发文单位: 咸宁市科学技术局
名       称: 市科技局关于贯彻落实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要目标任务一季度进展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8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市政府督查室:
根据《关于报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一季度进展情况的通知》要求,市科技局积极推动各项任务高效落实。现将我局牵头完成的重点工作任务一季度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第26条:持续实施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满园轮替计划”,促进创新资源流入咸宁,新增40家企业来咸建设生产基地,力争总数达100家。提升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建设质效,发挥咸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建设咸宁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多层次的在岸、离岸园区创新生态。
进展情况:
持续实施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满园轮替计划”,开展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考核,截至目前,新增入驻企业32家、累计入驻企业173家,新增来咸建设基地9家、累计建设基地63家。推进咸宁科创中心建设,市委书记周锋亲自带队前往武汉大学拜访,深化校地合作,洽谈支持咸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事宜。3月11日-13日,市科技局前往上海、苏州考察上海九马集团、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对接咸宁科创中心建设。目前,正在拟定咸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二、第28条:支持咸安区防腐耐磨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崇阳县新材料改性与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咸宁高新区建设华中健康饮品研发中心、通山县建设新农机产业发展研究院、通城县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嘉鱼县成立蔬菜研究院。
进展情况:
1.结合“5+4”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需求导向,开放协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原则,指导咸宁高新区建设华中健康饮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咸宁市桂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指导全市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确保正常运行、产生效能。
2.加快推进省级科创平台建设。按照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要求,推进咸安区防腐耐磨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崇阳县新材料改性与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建成一批省级技术创新平台。
三、第29条:大力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重点产业创新发展。
进展情况:
遵循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咸宁高新区的积极性,强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把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人才、成果向集群集聚,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支持咸宁高新区建设国家级大健康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通城县涂附磨具及云母绝缘材料产业集群创建省级产业集群。
四、第30条: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型领军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800家,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7%。培育“新物种”企业30家。
进展情况:
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在新引进项目、新投产企业中筛选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深挖高技术服务业、现代农业领域潜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夯实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纳统企业主体。截止3月底,培育高企后备企业300家,预计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
2.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工程”,激发产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组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建立1500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库。
3.从优化培育政策环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科技金融滴灌服务、强化人才支撑、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加强科创“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培育“新物种”后备企业30家,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五、第32条: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体制机制。
进展情况:
2月28日,市科技局组织召开咸宁市科创供应链工作推进会,推动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以“1+7+N”地网服务体系,引导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和人才、技术、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荐湖北藻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玛耐伦科技有限公司申报武汉都市圈协同创新科技项目。根据省科技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项目的通知》,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向产业创新一线聚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申报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项目。
六、第36条:建好科创供应链平台,推动供应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平台入驻企业5500家,完成需求对接2500项需求对接成功率超80%。
进展情况:
一是及时推进工作。2月28日,在通城县召开了全市科创链工作推进会,按月制定详细任务清单,全面落实“1+7+N”服务体系;二是及时对接省创新链公司按照“5+4”产业链制定咸宁市天网专区改版方案,计划第二季度完成。截止到目前平台入驻企业5727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04.13%,全省排名第2位;已完成企业需求1749项,完成全年任务的69.96%,全省排名第3位。
七、第37条: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20项以上、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240亿元以上。
进展情况:
一季度我局以政策为引领,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通过建好、用好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聚焦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深化企校产学研用合作,举办校地校企供需对接系列活动等方式,全市高质量完成成果转移转化27项。加强宣传和培训,以举办全市科技大会、全市科技成果展为契机,广泛宣传技术合同登记的优惠政策和重要意义,提高登记对象积极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我市登记人员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合同登记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一季度全市共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1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
咸宁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4月14日